中芬文化交融下的教育探索—我校首次组织一线教师团赴芬兰赫尔辛基开展海外研修交流

发布者:国际交流处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次数:10

1130日至12月13我校首次组织21位一线教师组成的海外研修团队赴芬兰赫尔辛基开展海外研修该项目是学校为提升教师国际化发展能力启动的专项计划,旨在向国际高水平应用科大学学习教育理念、模式,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国际化水平实践教学新方法。

此次研修活动国际交流处精心设计,为老师们准备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内容包括:芬兰护理与康复领域的行业现况,芬兰教育体系,芬兰应用科学大学教学体验芬兰综合性大学教学体验等内容。涵盖芬兰教育的宏观背景与微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丰富,让老师们在短短两周内收获颇丰

开班首日,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校方领导对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精心地为大家安排了一系列富有芬兰特色的学习活动。欢迎仪式在罗约阿Otaniemi校区Luotsi多功能厅举行,校区主任Tanja向上健医老师们介绍了罗约阿的历史和概况,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真实课堂,角色转换做学生

次研修的课程全部是真实教学,老师们转换角色重回课堂做学生。即使是教龄很长的资深教师,在此次研修活动中,都无一例外成为了芬兰老师们的学生,需要认真完成老师交予的每一项任务。经过这种沉浸式的课堂体验,老师们最深的感触是课程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怎样了解学生,到如何激活学生学习热情,从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到如何结合学生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既肯定个人能力的发挥,也重视团队之间的合作。这样一种教学理念的冲撞,在老师们的心中已悄然埋下课程改革的种子。


立足学情,实践教学出真知

本次研修老师们体验了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芬兰最大的护理专业培养基地)Otaniemi校区、Porvoo校区、Leppävaara校区、Tikkurila校区,Haaga-Helia应用科学大学(芬兰第一所应用科学大学),Metropolia应用科学大学(芬兰最大的应用科学大学),Aalto大学(2024QS世界大学排名第109位,艺术设计专业排名全球第7位,北欧地区第1位),各所大学重视实践课堂的做法让诸位老师印象深刻。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护理实践课,老师们分别扮演病人家属护士学生老师和点评专家等角色,完成高血压病人就诊课程实践一堂课,不同的视角,学习效果显而易见。Aalto大学的设计工厂遍布学校各个角落,从数控机床到3D打印一应俱全。学校随处可见的学生设计作品,以及在设计工厂忙碌的同学们脸上洋溢的自信和松弛是该校艺术设计专业名冠北欧最好的解释。


见微知著,不拘一格求发展

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令人印象深刻的三种特色教学模式:基于发展的学习(Learning by DevelopingLbD)是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开发的一种屡获殊荣的教学模式;真实场景实践教学(Real practice teaching);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注重研究方法,鼓励创新的工作坊教学模式(Workshop teaching)。参访的芬兰其他大学也有不同形式的类似教学模式,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长处,为了合作伙伴的发展需求,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殊途同归,有教无类在异乡

芬兰大学国际化程度较高,留学生的比例基本上都超过了10%,来自于不同的国家。而且芬兰的教育贯穿一个人的一生,在校生包含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课程教学中特别强调不区别学生的肤色教育背景年龄和性别差异,老师对在课堂上课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对学生的课堂呈现不评价对错。这种包容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产生超越时空的共鸣,也深深的打动了研修的老师们。

两个星期的研修课程安排充实紧凑,我校参研教师们学习热情高,不仅在课堂上积极认真参与各种学习讨论活动,且经常提出富有启发和挑战性的问题与芬兰授课教师展开互动,不断将研修内容引向深入。课后按时总结当日学习材料,每日在总结学习中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授课教师,共同为达到最佳效果而积极努力。



本次海外研修项目,我校践行中芬两国关于推进中芬面向未来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工作计划(20252029),研究建立和深化地方层面教育合作方式的有效探索。是继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校长Jouni Koski访问我校,吴韬校长带队访问芬兰合作高校及机构,双方共同深化合作办学,进一步落实中芬教育合作的举措。此次研修不仅加深了参研教师对芬兰社会的认识,同时对芬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新的认识。参研教师们利用所学技巧和体验,围绕自己的教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并形成课程建设方案,助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国际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