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医学院暑期国际健康照护项目圆满收官

发布者:国际交流处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26

  为期四周的上海健康医学院2025国际健康与社会照护暑期项目于8月30日圆满结束。来自德国和韩国合作院校的27名护理与健康照护专业学生完成了既充实又多彩的学习之旅,于近日陆续离沪返回。本项目作为学校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多元化的实践体验,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健康照护体系统的窗口。

  

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的文化融合

  首周校内学习期间,学生们通过文理、体育教学部、康复学院、实践教学中心等多个部门的系统教学,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健康照护理念。他们参观了学校医学博物馆和实践教学中心,近距离感受中医护理器具和现代康复设备。专题讲座涵盖传统中医护理中医养生与饮食疗法等内容,同时通过太极拳、中华射艺等文化体验活动,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实践导向:多层级医疗系统深度体验

  在项目实施期间,国际学生们深入上海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见习。在仁济医院,学生们分组轮转,观摩学习了中国三级医院的护理工作流程和特色诊疗服务。在附属周浦医院,他们不仅参与了常规护理见习,还特别体验了中医科的传统疗法实践。在曙光医院中医科观摩学习,亲身感受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在现代临床中的创新应用,深入体会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安排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养机构的参观实践。在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生们了解了中国基层医疗服务的运行模式;在太平康复养老社区,他们观摩了中国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这种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医疗的多层级实践安排,让国际学生全面了解了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全貌。


 

 

创新合作:构建院校+医院+企业联动生态

  在此次项目开展过程中,国际学生们参与了“亲子共育·国际同行”为主题,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总工会主办、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工会承办、上海健康医学院国际交流处协办“国际小医生成长体验营”。学生们协助开展急救知识科普、儿童职业体验引导等环节,在实践操作中演示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并指导小朋友们进行模拟操作。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查、耳鼻喉筛查等职业体验环节,国际学生与中国家庭分享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理念,亲身感受中国家庭对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这种医疗+教育+国际交流的创新模式,既为国际护理人才提供了本土化实践平台,也让健康科普活动增添了国际化视野,成为中外医学文化交流的温暖纽带。成功构建了多方协同的合作模式这种企业+院校+工会的良性互动生态,为国际护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范式。


 


技能竞赛:跨文化交流的专业平台

  第四周举办的健康与社会照护服务技能模拟竞赛成为项目的亮点。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各国学生通过模块化的竞赛场景,展示了四周所学所获。竞赛不仅考验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成为了不同文化背景护理学子交流互鉴的平台。中国学生也参与其中,与国际学生组队合作,在模拟真实情境中共同解决照护难题。



文化体验:专业学习之外的丰富收获

  除了专业学习,项目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国际学生们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医药发展史;通过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项目体验东方智慧;在中华射艺中感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从世博展览馆到历史博物馆,国际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之余,全方位感受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离别时刻:友谊与专业共鸣长存

  8月29日的结业仪式上,各国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德国学生表示:这次经历让我们不仅学到了中国的健康照护技术,更理解了东方医学的整体观念和预防理念。韩国学生认为:中国在多层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特别是社区健康服务与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

  随着8月30日各国学生分批离开上海,这个暑期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建立在专业交流基础上的国际友谊仍在延续。上海健康医学院表示,将继续优化此类国际合作项目,为全球健康照护人才培养和老龄化应对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国际学生对中国健康照护体系的认识,也为中国护理教育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经验,搭建了可持续的国际合作桥梁。